2010年1月15日我校 “仰高论坛”第七期在演讲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独立作业法的探讨与研究”。这个课题是数学组青年教师对老教师留下来的“草根”方法的传承、完善与推广,是数学组青年教师对如何紧抓“预” “听”“练”“问”“习”“析”六环节中“作业”的这一环节的进一步探究。它的操作步骤是:作业设计——课堂实施——作业批改——作业 订正——二次批改——作业讲评。
其中,黄晓华老师指出,“独立”两字不仅指的是做作业这个动作的独立,更是思想上的独立。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操作,才能使自己有所得。做对了,说明掌握了;做错了,那也是一次及时的纠正。在坚持“独立”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为我们教师“以学定教”提供了真正的依据。
汤靓老师谈到了他在实施独立作业法中应用的激励机制。教师通过把学生掌握不够理想的问题不断地重现,学生通过订正及反复,必然有进步。当他看到自己原来不理解的东西现在理解了,会运用了,得到了老师的加分和肯定,哪能不高兴。特别是每次自己结分的过程,对学生就是一场现场版的教育。
计华洁老师强调了六环节中的“二次批改”环节。学生的一次订正甚至两次订正,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所以对于学生订正后的检查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且从讲评之前的订正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潜力,这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对具有共性学科的合作研究,将一些符合三林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推广。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