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被放在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的前面,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中听和说的技能总是被放在前面,这是因为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信息的45%是在听中获得的。这说明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说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说素养,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化语音室,但其利用率非常低,对它的利用还只停留在很浅的传统的语音室的层次上。所以我们要研究运用数字化语音室提高高中生听说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 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概念界定
在确定运用数字化语音室提高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的教学策略之前,我研究了数字化语音室的特点,查阅了听说素养的概念和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的内容,界定了教学策略的概念。
1. 数字化语音室的特点
数字化语音室的“全立体声数字音视频节目播放、全班通话、个别通话、多人通话、分组讨论、组内通话”等功能,把书本上的平面知识变成了立体的、多维空间的、有声有色的,把单一的由教师所控制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成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朋友式的关系,甚至社会角色的交往关系。因此,运用数字化语音室来提高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的教学策略就应该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际学习”的特点。
2. 听说素养的涵义和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的内容
听说素养是听说素质和修养的结合。听说素质强调的是遗传和先天的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听说素养是指受教育者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自我教育,是内部因素。正如古人所提倡的“自求自得”、“内省”和“躬行”。所以听说素养和素质相比,它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
高中生的英语听说素养内容详见表1
表1 高中生的英语听说素养内容
|
听 |
说 |
语言技能 |
(1)能正确理解课内外师生之间或学生间的信息传递。
(2)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内容。
(3)能听懂外籍人士谈话大意及他们就一般性内容的演讲大意。
(4)课外视听量不少于90小时。 |
(1)能参加专题讨论和演讲活动,基本表明自己的观点。
(2)能直接与外籍人士交际,表达自己的一般意见和见解。
(3)能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诗歌。
(4)能进行一般性内容的谈话的口译。 |
语言修养 |
(1)主动参加英语交际活动。
(2)基本掌握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与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3)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熟悉中外文化的一般差异,具有民族自尊心。 |
3. 教学策略的涵义
策略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计策和谋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 确定运用数字化语音室提高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的教学策略
根据数字化语音室的特点,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际学习的原则,我在运用数字化语音室教学的过程中确定了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1. 主题教学策略
数字化语音室可以为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数目繁多的视听材料,这一现代化设备带来的优势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一种困扰:教学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又该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素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确定了主题教学策略,即按照某一特定的主题来进行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第一,主题内容的确定,既可按照高中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也可以按照《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学习主题。第二,确定主题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注重学习主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学生则往往是从兴趣出发,所以两者互相结合更好。第三,每个主题的学习活动应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主题教学策略时,我根据所采用的新世纪英语教材的内容确定了四个主题:东西方的食品文化、环境、运动和走进经典。每两周进行一个主题的学习。
2. 情景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某一特定的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交际方式。正如《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学任务和真实生活任务相结合;机械操练和情景训练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外语教育情景化、功能化、交际化,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第一,情景教学策略的前提是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起到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第二,学生应该学会和掌握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语气的表达方式。第三,所设计的情景要有真实意义并贴近高中生生活。在情景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丰富的交际学习活动,如演讲、角色扮演、对话、讲故事、看图说话、采访和辩论。
3. 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的教学策略
数字化语音室为高中生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听说素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来提高自己的听说素养。但以往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布置的大多是口头作业,这就为后期的评价和指导工作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确定了“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的教学策略。第一,学生的课外英语听说学习要以某种可供教师评价或可与其他同学分享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策略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第二,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要把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的定量呈现出来。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得予以评价和指导,并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交流和分享。
在此策略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写听力报告”的方法,具体如下:
(1) 规定统一的格式:
Log number1(听力报告1):_______________
Date(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me listened(时间长度):________________
Source(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pic(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ent(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听力内容不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3) 根据每个学生的听力水平规定每周听力报告的篇数,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所完成的篇数要多一些,大致在一到三篇不等。
(4) 每周检查一次,在教师检查的同时请几位学生在班上对自己所听内容进行复述,对完成任务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欠缺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要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该监督的监督,该指导的认真耐心的帮助。
4.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因为数字化语音室有一项分组讨论、组内通话的功能,而且教师也能监听并随时参与到对话活动中。针对这一功能我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英语听说学习能力。这种小组可以是长期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安排的。但它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几个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第一,各小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任务,小组之间存在竞争。第二,每个小组由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第三,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或分工,为了本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每个学生必须努力,没有可以袖手旁观的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一些教学活动:
(1)Story Swap (故事互换):两人一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视听或听力材料,听的过程可做适当的笔记,听完以后分别复述给对方听,听的一方也可做笔记,最后就所听到的故事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2)Jigsaw(拼图游戏):四人一组,每组成员分别听同一篇故事的不同片段,然后复述,大家共同讨论把四个片段以合理的顺序排列起来。
(3)Fortunately…(故事接龙):四人一组,一人开头讲一句话把Fortunately这个词用上去,另一个学生接下去把unfortunately这个词用上去,依此类推。
(4)Drama(戏剧):分组听一则故事的开头,接下的情节由每组自由发挥,并表演出来。
三、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例
在课堂教学中,每种教学策略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结合,共同作用。以下为一节以情景教学策略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为辅的课堂实例:
主题:Enjoying the Classics(走进经典)。
引入:以文学名著为听说材料,在Know-Wonder-Learn(已知的—想知的—所学的)模式下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Know:关于文学名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Wonder:关于文学名著你想知道什么?
(先分组讨论再组与组之间交流。)
教学活动:
1. Story Swap (故事互换)
这是一个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主的教学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内再分四人一组。两大组分别收看关于狄更斯和马克·吐温作品的四个不同片段,然后小组内交流,把四段按合理的逻辑顺序排序,再按两大组分别就对方所听的内容提问,最后各找一人复述。
2. 角色扮演
这次教学活动还运用了情景教学策略,我把根据文学经典拍摄的电影的一个场景搬到教室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先收看《雾都孤儿》的一个片段,接下来学生模仿人物的对话,最后小组内分角色扮演。
3. 演讲
我运用情景教学策略,开始让学生收听一段关于建议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听力材料,可记笔记。然后跟机复读,再设置一个场景:假设你是一名大学教授,被某中学邀请去演讲,你将如何鼓励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先选二到三名学生在全班内演讲,与此同时请二到三位学生充当口译,翻成中文,请大家点评。
总结:
完成引入部分的Learn(你关于文学名著学到了什么?)先写下来,然后在本组内讨论。
反馈:
因为情景教学策略提倡体验式学习,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很有兴趣,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使每个人都有听和说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听说练习。在40分钟内完成以上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有些困难,时间有写紧,应该利用两个课时比较好。
四、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和思考
我所运用的这些教学策略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际学习,提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辅佐者”而不是“主宰者”。这些策略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学生的学习是通过与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比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受到同伴思考过程的影响,会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英语听说素养在以下两个方面有了小小的进步:
1. 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
以前上听力课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精神明显的萎靡不振,因为学生总是被要求只坐在位置上听,没有交流的机会。现在通过主题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的形式多样,教学活动丰富,学生还有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因此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开始重视对自我英语听说素养的培养。
2.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四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和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策略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我学习的机会,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策略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起到了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自我表现学习的能力。
这些教学策略实施的效果通过学生的两份报告结果也可以反应出来。(见表2和表3)
表2 实施前后学生英语听说素养自我评价的对比
|
N |
差 |
一般 |
好 |
较好 |
实施前 |
50 |
16 |
32% |
28 |
56% |
5 |
10% |
1 |
2% |
实施后 |
50 |
14 |
28% |
26 |
52% |
7 |
14% |
3 |
6% |
表3 实施前后学生课外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情况对比
|
N |
几乎没有 |
有,但花很少时间 |
经常 |
实施前 |
50 |
11 |
22% |
36 |
72% |
3 |
6% |
实施后 |
50 |
0 |
0 |
40 |
80% |
10 |
20% |
总之,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运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量化课外英语听说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在提高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上取得了一些效果,而英语听说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将继续研究下去。利用数字化语音室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培养高中生自主、合作的英语听说学习,从而达到提高高中生英语听说素养这一目的。
(指导老师:贺耀荣)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2. 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忠主编:《教育科研新蕾》,原子能出版社,200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