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了,学生、家长、老师,甚至领导,都在关注着分数,我当然也不例外。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分数从某种程度就是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的授课情况的反映。我关注分数,更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
或许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是关爱有加,而对学习成绩较差、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不说是“金刚怒目”,至少是心怀怨气。实践证明,这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困难生”,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颓废的情绪。因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看待学生上,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是具有灵性、充满生机活力的每一个具体学生呢?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教师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与发展观是相对立的。古今中外无数事实给我们许多启示: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但他小时侯考试常常不及格,被老师骂作“不折不扣的糊涂虫”。英国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马阿特俩人是同班同学,都是考分不高的学生,可后来,恰恰是他俩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因此,老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表现差的学生,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更不能把他们“看死了”。而是要尽量多表扬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克服困难、改正缺点的勇气。比如我班的黄同学,他性格暴躁,不能与同学、家长好好沟通,学习不用功,作业马虎,甚至有不交作业的习惯,且自控力较差,他自认为是“人渣”,连家长对他也失去了信心。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一方面对其缺点、错误进行严肃批评,另一方面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对他进行特殊的教育:当发现他每天到校很早,从不迟到时,我就在班上表扬他,肯定他;当发现他有偶尔作业比较认真时,就在班上给予公开展示;发现他一次默写通过时,就在班级及时给予表扬,并教育全班学生对待同学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步。我利用电话、家访,多次与家长作了深入的沟通。本学期,他的变化着实很大,我几乎看见他每天都在进步。本学期的几次考试,他都有进步。这次期中考试,他的三科成绩从上学期期末的479名提高到292名。从他的变化中,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学生观: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对学生应辨证客观的分析,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都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都有特长,也都有不足,我们不能只看到缺点的一面,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的一面,并且用和风细雨般的情怀去感化他们。
中学生可塑性极强,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做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思维的开发者,智慧的启迪者,能力的培养者,创新精神的激发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用积极的道德舆论导向,使品德良好学生成为这个群体的核心力量,并依靠这些积极的力量,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师生共同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教学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一个做法比较可行,让优秀生与困难生结对,榜样的力量比枯燥的说教效果好。从上学期开始,我们班从班干部开始,自由结对困难生,效果不错。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德育人,开发智慧。因此,我倡导“班级管理”的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人。
作为教师,不要说送走一个毕业班,迎来一个陌生的班级,一切又得重新开始。就是同一个班级,学生也天天在变化。我们虽然在教育教学中已经积累了点滴的经验,但是面对的是天天有变化,天天在长大的学生,我就要每天以新的、科学的、发展的观念,去认识学生。每天也要以新的观念去管理日常的班级工作。在不断改正不断完善中,让班级有更强的向心力、凝聚力。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这不仅是作为个体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更要追求自身的不断发展,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和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发展需求,才能胜任教师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