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如果按照关键词“差异化”在网上进行搜索,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企业差异化管理、差异化服务、人才的差异化对待、连宏观调控也要差异化,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统一的标准、一视同仁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的竞争需要。而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学生,我们将可以看到“差异化”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方式、小学初中学习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造就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面对这些学生,班级管理如何实施?能否以相同的标准来统一评判呢?我以为,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了。
有文章中这样写道: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过于制度化,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方阵,一个老师就只有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什么都是一刀切。在陈旧教育制度的束缚下,因材施教几乎是一句空话,许多学生变得更加平庸。就像一位外国学者所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很难再培养出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一代英才。”我比较同意这样的说法。好在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点,《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个别差异,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以我们班级的学生为例,有的学生在家庭教育的管理下学习习惯优秀,能很好的自我管理;而有的学生自由散漫,纪律意识淡薄,上课随意讲话、吃东西、做自己的事情;还有的学生因为家庭问题性格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也经常因为家庭问题影响学校表现;而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不畅、无法沟通,甚至矛盾突出这样的问题更是绝大多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差异化地对待学生和问题。
但如何差异化管理学生呢?如何把握公平和差异的尺度?这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