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信息 学校通知 特色创建 德育园地 课程教学 校本研修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仰高春秋 学习园地
党建工作 - 学校简介 - 教师招聘 - 学籍管理 - 便民问答 - 校长信箱 - 学校地图 - 内容搜索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校园新闻 - 每周安排 - 校务公开 - 时事热点 - 计划总结 - 党总支工作 - 管理制度 党总支 - 校长室 - 工 会 - 校务办 - 研究室 - 课程处 - 德育室 - 团 委 1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 2学校精神引领文化生活丰富 - 3党的建设加强核心作用强化 - 4体制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 5平安健康达标校园环境优化 - 6社会责任担当学校形象良好 - 特色指标 两纲教育 - 主题教育 - 实践活动 - 德育课程 - 经验分享 - 国旗下讲话 - 社团活动 - 团员活动 - 心晴天空 - 志愿者活动 - 家校互动 教学案例 - 课程建设 - 语言文字 - 教学管理 - 课改动态 教育理论 - 教学展示 - 现代教育技术 - 心理辅导 - 研修信息 - 教学设计 - 读书心得 - 师德修养 教育论语 - 实验项目 - 研究动态 - 研究文献 - 教师论文 - 德育探索 - 管理纵横 - 案例研究 师德建设 - 法规文件 - 帮困互助 - 教工活动 - 班组建设 - 计划总结 - 其他事务 - 退管工作 - 巾帼风采 - 教代会 校庆专题 - 百年校史 - 我思古人 - 金榜题名 - 三林缘 - 学校荣誉 I 思想道德建设 - II 深化党的建设 - III 学校内涵发展 - IV 校园文化建设 - V 优化校园环境 - VI 社会责任担当 - 特色指标 - 学习园地
>首页 -> 校本研修 -> 心理辅导 -> 技术学习

TOP

第二讲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 录入者:psy_ylq | 时间:2009-11-25 09:17:37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4053次 ]

第二讲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

一、幼儿期常见心理及表现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

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对全国22个城市24000416岁儿童进行全面调查,现今中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就上海市而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4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与这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较为薄弱和被忽视的。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一)幼儿期常见心理问题

1、儿童多动症。

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

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

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

(三)案例分析:

案例1:路路(假名)是中班的小朋友,最近常出现了说谎现象。有一次早餐过后,她忽然趴在桌子上大哭不止,还一边揉她的肚子,老师走过去询问,她说肚子好痛,我看了一下,她的肚子已经被揉得通红,问她是不是想上厕所,她说不是,仍继续哭,问了好久也没问出原因,老师打电话叫来她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没过多久她父亲又把她带来幼儿园,说检查过了没问题,路路自己也说不痛了,可她父亲离开幼儿园时她两眼泪汪汪的。此后每隔一星期都要发生类似此类的事情。还有一次,路路妈妈带着路路气冲冲地来到幼儿园,说昨晚上发现路路没穿内裤,内裤全放在书包里揉成一团,问她,她哭着说是有一个小男孩把她内裤脱了,还把全班小女孩的裤子都脱了。老师一听,吓了一跳,没这回事呀!老师说在幼儿园决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是不是路路因为尿湿了,不好意思跟老师和父母说,才编了谎话,一问路路终于承认果真如此。

后来,老师和路路谈心,路路泪汪汪的说爸爸妈妈有了小弟弟,不理她了,我明白了。原来她们家添了一个小弟弟,父母忙着照顾小弟弟,忽略了对女儿的关爱,于是老师建议她父母多关心她,同时及时纠正她的说谎行为;在幼儿园里老师鼓励她多与小朋友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配合教育,孩子得到了来自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性格也开朗,活泼了,说谎现象也少了。

分析:幼小的孩子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但有时也会发现孩子不说实话,对此须作具体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二:一种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例如,4岁的东东在电视上看到小哥哥在大海里游泳很羡慕,第二天就告诉老师说他去大海里玩了。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孩子在说谎,事实上是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增强,这种说谎现象是会逐渐消除的。另一种是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而有意识的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周围环境不良造成的。如该案例路路的父母因为有了小弟弟而忽视了对路路的关爱,路路为了得到大人的关注就编了谎话。对于这种有意说谎,成人应给予充分的注意,因为说谎这种行为幼时不教,长大后就难以纠正了。

案例2:小林(化名)是刚到中班来的一位小男孩,是个非常任性,倔强,霸道的孩子,他刚来的时候不守纪律,每当作错事被老师一批评就打老师,踢老师;上课时到处乱跑搞破坏,摔凳子,踢门,撕课本等等,而且只要他想要的东西都必须得到才行。有一次,小朋友吃完午点准备去上课,这时他发现桌子上还剩一块饼干,马上爬到桌子上去拿,老师把饼干收起来不给他,结果他又踢桌子,又摔凳子,还打老师,闹得天翻地覆,直到他踢累了才停下下来,连连几天都如此,没有改观。于是老师找其家长了解情况,他们都认为他是个环孩子,住乡下的父母管不了才送到城里和叔叔婶婶一块住,因为他非常调皮,不听话。乱捣蛋,所以都不喜欢他,婶婶还经常打他。

分析:这是个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较慢,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这类孩子一般活动多而杂乱,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不考虑后果,有不良行为如好打架,好顶嘴,执拗,霸道,纪律性差等不良行为,可能是俗称的多动症,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主要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序,减少孩子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二是及时评价,当孩子能安静或较少搞小动作时给予表扬,记个红星;反之,出现乱跑,乱打乱闹等行为则记个黑叉,累积一定数量的红星后可换取某种权利或达到某种要求。逐步改善多动、冲动的行为。

案例3:一天,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小女孩来到幼儿园,希望能到这个有而园上学。据了解,这个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她跟爷爷奶奶住在家里,他们家住在六楼,很少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她不爱说话,爱爬高,攻击性行为很强。奶奶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自己走进教室,奶奶走的时候,她只看一眼,也不跟奶奶说早点来接之类的话。每天,她都一个人玩玩具,坐滑梯,她自己拿自己想要的东西,拿不到就抢别的小朋友的,如果抢不到的话,就打别的小朋友。喝水的时候,她从来不说要,如果倒水给她,她口渴就喝,不渴的话,她就不理你,走到一边去玩。她从来不与老师小朋友们说话,总是一个人。老师试图去接触她,和她一起玩玩具,可她会走开。上课的时候,她从来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把她安排到位子上,老师一转身,她又离开位子了。奶奶告诉老师,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小的时候,以为她还小,语言发展得慢,后来到2岁还不会说话,也不学说话,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有多动症,要注意她的饮食安排及户外活动,建议多带她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她的表达能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师发现她并不是语言,认知发育迟缓只是缺乏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且在家也很少和奶奶说话。后来,老师经常对她微笑,摸摸他的头,问问她,你早餐吃什么啊?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你喜欢吃饼干吗?。经过这些接触,她已经有一点接受老师了,但对别的小朋友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分析:这个孩子的情绪情感较为冷漠,对周围任何事物都没有任何反应,这类孩子似乎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始终以一种冷漠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情绪不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生理缺陷。脑是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脑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可能会阻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展迟缓,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感等,进而导致某些问题行为的产生,老师的诉说来看,似乎这孩子不是由此原因引起。二是心理缺陷。一般的心理过程如注意,记忆,语言,情感,个性等方面发展,如果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小女孩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大与其他孩子交往,可能是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会影响其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三是家庭教育不当。对这些孩子,老师,家长应该多关怀一点他们,经常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而不要因为他们性格怪癖而忽视他们,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只要教育得当是可以改变的。

案例4、 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闹着。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肯走进活动室。每次都要老师和家长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的妈妈离开,然后就一言不发了。

  尚杨今年5岁,是从小托班直接上的中班,他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脸,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忍不住会去逗逗他,但是,一会儿人们就会失望的走开。尚扶扬有点“自以为是”,他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对别人的话从来都是“听而不闻”,不看不睬不反映,对老师及小朋友的问话不予理会,双眼无神地对着一个地方发呆,沉默寡言,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

  尚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许说别的小朋友不喜欢和他一起玩更准确。每次区域活动,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的到自己喜欢的区角去玩,而他自己呆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一言不发,咬着他的手指头。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自己喜欢的玩具前尽情的玩耍,只有他一个人站着或是坐在一个地方咬他的手指头,这好象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他对所有的东西好象都不感兴趣,也没有想着去玩一会的欲望,只是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分析: 幼儿出现心理压抑问题是有原因的。一是活动空间的减少,与同伴交往机会减少,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从事内外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使幼儿失去一个释放因心理压抑而引发一些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而且也不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使幼儿产生一种能量得布道释放的压抑感。因为住楼房,幼儿与外界的接触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活动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一基础,幼儿心理健康从何谈起呢?现实社会中的都市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孤独感、压抑感的产生,甚至形成孤僻、不和群的不良性格不足为奇。二是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和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以及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普遍偏低是幼儿心理压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案例5、某某,男,上幼儿园大班。某某刚入园时适应能力较差,总是默默地哭,但是口齿清楚,没有口吃的现象。可最近一段时间突然结巴起来了,而且越来越严重。说话时一个字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接着说下去。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尤其严重,在着急或兴奋时也有结巴的现象。老师叫他慢慢说,或深呼吸后再说,都没有用。

   询问其父母,了解到某某在家的表现。妈妈是幼儿园老师,爸爸在卫生局工作。他从小跟奶奶、爸爸、妈妈长大,是全家人的焦点。出生时一切正常,一岁左右开始说话,发音正常,一岁一个月就会说三十字了。在四岁之后,突然说话有些结巴,之后越来越结巴了。开始时第一个字难发,后来在中间也会出现结巴的现象。孩子现在已经六岁,上大班了。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和他人交往,非常胆小,从来没有独自做过一件事情。在三岁半时,孩子学了一段小提琴,每次练琴都必须是妈妈大打出手,要求十分严格,孩子每次都会哭着练琴,更严重的是孩子一看到妈妈瞪眼都会哭而且显出很害怕的样子,之后就发生口吃了。据了解,孩子的父亲也有口吃的现象,但不是很严重,基本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发音。

    分析:口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障碍,是一种心理行为障碍。表现为说话时音节、单词的重复延长,或者由于经常发生独特的犹豫和暂停,以致中断有节律的语流。口吃按不同的症状可以分为难发性、连发性、中阻性、往复性、伴随性等类型。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和英国儿童口吃的发病率约占儿童总数的4%。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上海市某小学调查结果是,口吃发生率为6%,多发生于34岁年龄段,男孩子口吃发病率比女孩高4倍左右。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父母对初学语言的孩子过分关注常常是导致儿童口吃原因之一。儿童在开始学说话时,父母操之过急,过分地去纠正孩子的讲活,甚至经常加以批评指责,这样会导致儿童的紧张情绪,引起口吃;儿童越觉得自己讲话不流利,就越紧张,最后口吃就形成习惯了。某某口吃的养成可能与其母的管教有关。

2)、模仿。据调查,多数口吃患儿的父母、亲属都有或多或少的口吃现象。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影响。有的孩子则完全是因为看见别人结巴,觉得好玩,就进行模仿,结果自己也变成了结巴。本案例中的某某也可能因此而结巴的。

3)、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受惊吓、被严厉的斥责或惩罚、环境剧烈的变化、父母丧亡或离异、家庭横遭灾难、父母关系不和睦等的情况下,会引起儿童的恐惧、焦虑、愤怒、仇恨等不良情绪,继而导致口吃发生。必须注意的是儿童口吃初期,父母的斥责、打骂等不正确的方式常常加速口吃的形成,因为斥责、打骂的结果加重了儿童的紧张情绪,使其越来越口吃。本案例中的某某是在学小提琴的时候出现的口吃,据了解,开始时家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继续让他练琴,并且每次都对孩子发脾气,孩子都要哭一顿,这样无疑加重了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使口吃现象更加严重。

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吃现象:(1. 从解除幼儿紧张心理入手,避免孩子被嘲笑和模仿。(2. 家长不要当众议论幼儿异常行为,更不要强迫他们把话说完整,对孩子进行过分矫正。这样,反而加重心理障碍。(3. 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幼儿自信心,以平和轻柔、从容缓慢的语调感染幼儿,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与人交流。(4. 可以多练习朗诵唱歌,让幼儿不去注意自己是否又结巴了。

案例6、妮妮今年 3 岁,聪明漂亮、活泼爱动。最近, 老师和妈妈都发现她在睡觉之前时有一些异常行为:两腿交叉摩擦会阴部,扯着被角在两腿之间来回蹭,一会儿满头大汗,呼吸加快,全身特别是大腿、小腿肌肉及双脚绷紧,之后呼吸变慢,放松下来,脸上浮现舒适和轻松的表情。妈妈发现了并屡次纠正,可是,妮妮的异常行为仍时有发生,真让人难为情。

分析:幼儿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不应视为手淫,它和吮吸手指等同属于一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医学上称作儿童擦腿综合征。此症多见于儿童,男童女童皆有,常发生在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作时伴有快感。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在儿童中虽然并不普遍,但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今后的生理、心理发育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在成年后会导致性心理障碍,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1.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要冷静对待,不能简单地视孩子为不正经。发现孩子正在动作时,最好以其他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立即予以终止、纠正,切记不可对孩子责怪、打骂、羞辱、讥讽,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2. 查明生理心理诱因,给予治疗,便于根除不良习惯。如:女童外阴黏膜轻微损伤、外阴湿疹引起瘙痒,男童包茎、包皮炎,以及幼儿患蛲虫病引起的瘙痒或由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等。(3.衣裤、被褥不可太厚、太紧,每晚睡觉前安排体力活动,使之疲劳后易入睡,睡醒后立即穿衣起床,避免发作。(4.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清洁阴部,保持阴部清洁、干燥。(5. 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一旦养成,往往难以纠正,重要的是预防: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使其生活丰富多彩,以免幼儿因寂寞而去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特别是大人对男孩不应抚弄其生殖器逗乐。

案例7、清晨,翰翰呆坐在床上,床单湿了一片。爸爸皱着眉说:又尿床了,你今年都 6 岁了,怎么办啊!

分析:5 岁以上的孩子仍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称为遗尿症。因疾病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这是要去就医的。大多幼儿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致。因精神障碍引起遗尿,称之为功能性遗尿症,约占遗尿症的 90%。对于功能性遗尿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 掌握幼儿夜间遗尿的时间,提前唤醒他起床排尿,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能在排尿前醒来。白天可在幼儿遗尿时段前提醒其排尿。(2.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睡前过度兴奋。(3. 晚餐后控制饮水,减少幼儿入睡后尿量。(4. 不耻笑、不指责幼儿。老师家长积极配合,消除幼儿不安因素,以及因遗尿带来的心理压力。

案例86 岁的小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的话很少,眼睛总看着地面。当爸妈、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并不理睬,有时会重复其中一两句话。可是只要一提到汽车,他的话就多起来:我喜欢汽车,我家有好多汽车!不过只是自言自语,而且他能一个人玩很长时间。

     分析:这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称孤独症。其成因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其表现为人际关系有障碍,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语言和沟通有障碍,鹦鹉式的仿说、答非所问等;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孤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 51。通常在 3 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

     孤独症并没有特殊预防的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期疗,可以补足患儿先天学习能力之缺陷,减少其不适应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1. 转移法:从小培养孩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定时定量吃饭进食,正常大小便等等。与孩子互动,并找事给他做,让他的精力转移到其它有益的事物上。(2. 建立有效的社会性行为:多接受语言和外界的刺激,建立与孩子有益的互动行为,如能听指示、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等。(3. 增加行为模式:提供示范行为、替代行为让他学习。让孩子辨别哪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许,多称赞孩子好的行为。此外父母应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学习怎样和孤独症孩子相处。而孤独症孩子亦要参加早期训练课程,学习自理与人沟通的方法等。

案例10、黄×小朋友是中班一名比较特殊的孩子,刚来园老师便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好动,爱做小动作。针对他的行为,老师查过了很多资料,也向一位儿童心理精神病专家询问,这种例子被诊断为患有好动症。从他行为的各项检测分析,其症状属于比较轻的一种,矫正好的可能性较大。其主要症状有: 行为异常。不受纪律约束,四处跑,干扰他人正常活动,破坏性很强,常常自言自语,自得其乐。② 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分心,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③运动障碍。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做操时不会手脚同时动作,不会听信号等。④思维障碍。大脑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分析:幼儿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大多出现在学龄前期,对幼儿早期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5岁是治疗多动症的关键期,应及时采用干预措施。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一)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适应问题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的生活以学习为主,而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小学生进入小学以后,当他们度过最初的新鲜与好奇期以后,面对的是陌生的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加之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习负担的加重,小学生面临着艰难的心理适应。

新入学儿童容易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加之初次与父母分离,面临陌生的新环境,心理不适应,显得敏感脆弱。因此对老师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老师能像家长一样既慈祥又有耐心,且容易滋生出对老师的深切的尊敬与崇拜之情。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观察和体会每一个儿童的内心变化,倾注满腔的爱心与热忱,以春风化雨的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学生消除对新环境的疑虑与恐怖,体验到学校与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乐趣,逐渐对学校生活产生依恋和兴趣,克服儿童的依赖、脆弱心理,代之以培养独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也要注意把热爱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避免偏爱与放任纵容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学习的适应是有差别的。为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良好,教师应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开“小灶",增加学习深度,使其能“吃得饱";对基础差,学得慢者,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查缺补漏,以使其能“吃得了"

2、厌学症问题

1)厌学症的表现与特点

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与希望。有四个特点:第一,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缺乏敏感与好奇心,丧失了自发的学习动力;第二,学习无目标、无计划、得过且过;第三,缺乏意志与毅力,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第四,产生了消极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

2)厌学症产生的原因

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都会造成厌学症。从家庭因素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失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使其觉得学习好坏无所谓;要么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超出其能力水平;无论何种情况,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痛斥或体罚学生,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从学校因素看,教师教法单一失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校学习生活单调,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个人自身原因看,或因基础差或缺乏学习能力,使其感到学习困难,或因缺乏自信心与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成绩下滑,在学校生活中经历连续失败时,便对学习产生迷惘、困惑、无力、无助的感觉。

3、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概念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2)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学习疲劳产生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所引起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增加,以保障大脑工作的需要。当紧张的学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过大,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大脑所需能量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与补充,此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若个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在生理上就会出现头晕、嗜睡、失眠、乏力、视力减退、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等现象。而且在心理上会出现心情压抑、烦躁、记忆力减退、缺乏信心等症状。

学习疲劳的产生更有其个体与社会原因。从个体看,当一个人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用脑习惯,不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张弛失度容易引起学习疲劳。就其社会原因看,由于应试教育所引起的学业负担过重和竞争加剧是导致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纯真无忧的童年生活淹没在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之中,有一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况:“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由于厌倦考试而厌倦学习,由厌倦学习而厌倦生活,由厌倦生活而厌倦做人。

4、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即将面临或正经历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这是学生安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有促进作用,它能调动各方面力量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使学生做好准备,没有焦虑或焦虑过度反倒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考试过度虑焦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若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导致考试焦虑症——一种对考试及其结果所产生的过分的、甚至神经过敏的不良反应倾向,一旦面临虚拟的或现实的考试情景时,就会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头晕脑胀、思维迟钝、反常遗忘、身体多汗,甚至拉肚子、小便失禁等生理和心理反应。导影响身体健康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产生有生理的原因,如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但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大。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目标过高,过分关注其考试成绩,以重点中学或“优秀”等目标来要求学生,使其过分关注考试成败,由于对考试结果过分的紧张和担忧,影响了正常的思考和水平的发挥。

学习习惯不良。学生考前持续紧张地学习,经常开夜车,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导致学习疲劳,由此引发的过度紧张情绪会诱发考试焦虑。

个人性格因素。面对同样的压力情境,不同性格和神经类型的人反应不同。一般而言,神经类型弱、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其性格内向、敏感、自卑、多疑,遇事过度担忧,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估价不足,平时本身心理压力就大,容易患得患失,遇到重要的考试,就更紧张和不安。

5、案例分析

案例1、徐×,女,l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岁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会计,独生子女。徐×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 5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 8分,在班里居前茅,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该。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孩子到区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略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儿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末开始,徐×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紧、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则常有失眠现象发生。

分析:这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学习疲劳完全是因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孩子算术考了9 8分,父母仍不满意;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了,父母又用“琴棋书画’’的古代淑女标准要求女儿,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这种状况若不是由于适时地得到心理咨询和帮助,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案例2:任××,男,小学三年级学生,独子。父亲是一家商店的  副经理,中专毕业,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外,家里的事顾不上。母亲在某物资回收公司工作,高中文化程度,因有老人需要照顾,中午不能回自己的家吃饭,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另据母亲介绍,她是“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没正经八百学什么东西,数理化基础较差,看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都相当吃力,辅导工作无法胜任。一二年级时,任××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至8 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上下降到及格线的边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揍,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伤口好久不能愈合。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对任××似有成见,认分不认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关系冷淡。为此,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再怎么学也白搭了,有时一提学习就头痛,还有其它身体不适,但对画画颇感兴趣。母亲曾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西医中医都看过了,查不出什么毛病。百般无奈之际,母亲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心理咨询机构,带孩子前来求询。

分析:任××的厌学情绪主要同学习成绩下降、父亲粗暴体罚有关。咨询中经智力测查(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证明这个孩子智力没有什么问题,属中等水平。但在口头随机检查时,发现任××的可逆性思维较差,对有关数概念的相互关系搞不清楚,这可能与其知识的漏洞有一定关系。为此,家长要杜绝粗暴体罚,给孩子应有的爱和关心。鼓励孩子发展特长(绘画),通过特长显露使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并促成其兴趣向课程学习迁移,增强学习的信心。必要时可请任课教师利用休息为孩子个别辅导,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密切家长与教师的关系.

 

(二)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小学生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情绪问题或情绪障碍,小学生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等都会由此受到消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儿童表面的行为表现,忽略了这种表现的深层因素,即情绪发展不正常的问题。小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太单调、父母期望过高、同伴交往不良、个性中消极特征较多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情绪问题在小学生身上比较常见。

1.过度焦虑与焦虑症

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伴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从其表现来看,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他们平时往往比较温顺、老实、守纪律,自制力及自尊心都比较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但常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处理陌生事物时,更易出现焦虑和惶恐。他们往往学习认真,但总担心学习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也惟恐与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在生理上,过度焦虑儿童常因此出现睡眠不好、作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从其后果来看,过度焦虑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智力及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度焦虑儿童往往表现退缩、过度顺从,或暴怒、恐惧、拒绝入学等行为。他们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因此,他们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

儿童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某些精神因素通常可以诱发儿童过度焦虑。父母和教师的焦虑行为较多,不仅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而且对儿童的威胁、劝告、禁令过多,使儿童也常处于焦虑状态。父母和教师对儿童过于苛刻、要求太高,或者对儿童过于放纵,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奖惩无度,这些都会使儿童不知所措,使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讨得父母和教师的欢心,因而经常感到焦虑。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引发儿童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

与过度焦虑不同,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患有焦虑症的儿童除了情绪异常反应外,还具有一些躯体症状。在急性焦虑症状发作时,患儿会感到莫名其妙的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剧烈、四肢麻木、甚至因窒息而产生濒死的感觉,觉得自己“大难临头",快要死了。慢性焦虑症的躯体表现比较复杂,如胸闷、心慌、气急、失眠、疲乏、头痛、便秘、神经过敏、腹胀、手足多汗、口干舌燥等。焦虑症还有生物化学变化,如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都会相应增加。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很多,如个人历史、不良的情绪和性格、家庭因素等。就个人历史原因来说,现代精神医学从临床中已经探查出焦虑不安的个人历史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儿童由于婴幼儿期缺乏温暖和必要的照顾,从幼时起便失去了安全保护的心理感觉,因而导致了日后的焦虑。二是有些少儿则由于在幼童时期父母过分溺爱,导致他们幼稚、不成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也成了日后焦虑症的潜伏因素。

2.强迫症       

强迫症是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情绪障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两个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大多为同时出现。前者为一种持久存在的思想、表象和意向在儿童意识中,包括数字、词、想象、思路、观念、情感等,呈持续和重复出现而又无法摆脱,倍感苦恼;后者则是按某种固定的仪式或刻板程序重复做出的动作,是强迫观念的行为表现。但患儿对此动作反复出现并不感到痛苦,反而对父母限制强迫动作感到焦虑不安。正常儿童发育期中,37岁是出现某些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年龄。如儿童每次上学和放学的行路过程中会反复数路面铺设的方砖,或数人行道上的树木。由于该动作持续时间不长,无情绪反应,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该动作逐渐消失,不应视为病态。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真正的强迫症在童年期并不很多,他们不像成年期的强迫症患者那样出现明显的矛盾和焦虑不安,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不过一定要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否则就会不安或发脾气。强迫症出现可能与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

(1)先天素质差。小孩先天性格内向,谨小慎微,独善其身,喜欢沉默多思,不开朗活泼。加之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如父母或他人有强迫行为或强迫症的不良影响,就容易导致先天素质差的儿童的模仿,进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严重者发展成强迫症。

(2)教育方式不当。成人对儿童的要求过于苛刻,如对儿童的清洁卫生过分要求,一套衣服要穿几天不能搞脏,若是衣物有一点脏,也要脱下来清洗。对儿童的生活要求刻板规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严厉的惩罚,这极大地束缚了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得儿童缺乏兴趣与爱好,做事过分谨慎和自卑,常常过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为强迫症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心理基础。

(3)突然降临的精神创伤,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严重的身体疾病,环境的重大变迁等都可成为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3.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个体明知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不存在对自身有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伴有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并有回避行为出现以期达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恐怖症也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正常儿童对一些物体和特殊情境,如黑暗、动物、昆虫、死亡、登高、雷电等会产生恐惧,但其恐惧的程度轻、时间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心理很快诮失,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属于恐怖症范畴。尽管恐惧心理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但并不完全消极有害,事实上,恐惧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在危险情境下产生恐惧,会促使人们迅速离开险境以避开其危险,这显然是有利的。而恐怖症则是患儿明知某些物体或情境不存在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体验,且远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经劝解并不能消除,则属于病态。患恐怖症的儿童个性高度内向、胆小、被动、羞怯、依赖性强,遇事特别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具有易患病的先天素质。

小学生常见的恐怖反应大致有三大类:一是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包括抽象的(如特殊食物、死亡、受伤、鬼怪、被诱拐等)和具体的(如坐飞机、登高、见陌生人等)两种。二是对自然事件(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的恐惧。三是社交(如与父母分离、学校、作业等)的恐惧。正常儿童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些恐惧反应,但如果儿童对某种刺激产生特别强烈的、不合理的、无法克制的恐惧,则通常是患了某种恐怖症。

4.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目前国外学者把学校恐怖症列为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认为发病年龄有三个高峰,并且与发生原因密切相关:57岁为第一高峰,可能与分离性焦虑有关;1112岁为第二高峰,可能与升中学、功课增多、压力加大或改换学校重新适应新环境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因素有关;14岁为第三个高峰,可能与青少年期身体发育特征有关,儿童自觉身材长高,手足长大,显得不灵活,因而情绪抑郁。据国外报道,这种恐怖症占就读儿童恐怖症的60%左右,多见于女孩。患学校恐怖症的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拒绝上学,若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

学校恐怖症的突出症状表现为拒绝上学,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起初可借头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理由,企图得到父母的允许暂不上学。以后每当父母令其上学则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若逃脱不了被父母送到学校教室,则表现出畏畏缩缩,低着头走到自己位子上,不与同学打招呼。上课时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老师,怕提问,若被提问,面红耳赤、手心出汗、心慌意乱,或只站立不回答问题,或口齿不利,结巴重复。此时病儿恐惧心理异常严重,放学后如释重负,再不肯上学,此类儿童有逃学的现象。

学校恐怖症的产生往往与某些情绪障碍有关。一些研究者认为,害怕与亲人特别是母亲的分离,亲子关系处理不当,是引起学校恐怖症的重要原因。如果母亲对小孩给予过多的保护,会使儿童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恐惧的情绪体验。此外,学校环境也与儿童的学校恐怖症的产生有关。如果儿童刚开始学校生活就受到过于严厉的教师批评或指责,会使儿童产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进而引起对学校学习的恐惧。

5、案例分析:

案例1:汤××,女,l 2岁,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是一个剧团的武打演员,母亲为某工厂工人,父母均只有高小文化程度。据教师反映,汤××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其中,语文成绩较好,数学成绩则很差。以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例,该生的语文成绩为9 15分,数学成绩4 8分,不及格。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家庭缺乏辅导的条件。家长曾多次找班主任,要求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数学辅导,并向教师介绍,孩子在家中不爱说话,腼腆,好面子,有自尊心,较孤独,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有时还好冲动。

分析:汤××的过度焦虑反应主要是因学习问题和个性问题造成的。就学习而言,这位小学生的学科发展很不平衡。语文在班里达到上流水平,数学却居于不及格的行列。这种学科成绩的严重分化,显然造成她心中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她为自己在语文上的成功感到欣喜和自信;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在数学上的挫折感到沮丧和自卑。内心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情绪上的忧虑和不安。从个性特点来说,这位小学生孤独,敏感,胆小,多疑,情绪好冲动,自制力较差,这些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使得她与同班同学很难相处,因而有被排斥之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加之学习上遇到的一些苦恼,使她的不安情绪进一步加重,结果成为全班同学中体验焦虑情绪最深刻、最痛苦的人

 

(三)小学生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意志现象比较普遍,意志异常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因意志行为问题而影响其交往、学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乏其人。意志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如意志缺乏、意志矛盾、意志薄弱等。下面仅就小学生中三种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即依赖、执拗、意志薄弱作些探讨。

1.过分依赖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儿童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别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问题是问同学能决定,只能依赖他人做决定。

依赖本来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其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此时家长与教师应尽量帮助孩子由依附向自主平稳过渡,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也就致使孩子缺乏意志力。

有依赖问题的儿童,总想别人把他当作婴儿一样来爱抚,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

小学阶段的儿童产生依赖的原因往往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与父母的过多管束有关。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因而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孩子的吃、穿、住、行、乐,到该独立的时候仍然包办代替,惟恐照顾不周,伤害了孩子。他们不停地为孩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孩子站起来,怕他摔着;孩子跑起来,怕他伤着;孩子吃饭时,怕他噎着。总之,孩子日常生活的大小琐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于是孩子习惯于依赖家长。而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管束过严,限制太多,孩子的行动如果超出家长的框框,则被训斥为“不听话",对其严加体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虽然长大了,但不成熟,不能独立。可以这样说,他生活中没有自我,也不了解外部的世界,遇事懒于思考,不知道还应该有自己的感情和希望,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诺诺、无所创造的平庸之辈,不会是具有现代独立人格的开拓型人才。

2.执拗

执拗就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少年儿童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执拗了。在小学生中执拗常常表现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执拗、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儿童执拗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同时,执拗也有的是由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3.意志薄弱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儿童群体中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如,在家庭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有的家长替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到学校替孩子做值日;有的孩子甚至出钱叫同学替他做作业或搞卫生。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享有“三好学生”、“学习榜样”等荣誉,总是看到同学老师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自负、高傲的小霸王,一点点挫折与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历风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例如,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也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请教师教孩子弹钢琴、画画、练书法、练形体与舞蹈等,孩子们大多在开始的时候都很有兴趣,甚至能制订计划并做出努力学习的保证。但因为有些家长心急求成,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使孩子承受不了紧迫的学习,而逐渐失去兴趣并灰心丧气。也有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逐渐失去兴趣。但这些也是孩子本身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例如,有的孩子总是在做作业、听讲的过程中因为教室外面其他学生的体育课或课外集体活动走神;有的孩子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而立即否定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些小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

(四)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

1、多动行为的表现

此处的多动行为,专指儿童多动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和冲动行为等。这类儿童还常伴有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如打架、违抗、恃强欺弱和乱发脾气等。由于儿童不能安静下来,做事没有计划,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常表现出学习方面的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很低。但患多动症的儿童,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甚至还比较聪颖,也没有其他明显的心理异常。这类儿童数量不少,据国外报道达到3%~1 0%。

2、多动行为的发生原因

儿童多动症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是遗传因素:目前许多专家认为,遗传因素在本症中有相当大的作用。有人认为此症可能与人的内分泌有关,内分泌的不平衡是此症的主要原因。其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多动症的诱因。破裂家庭、家庭过分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者,或长期寄养于不良条件的家庭等,均可构成此症的诱因。研究表明,此症与不良的社会、家庭、学校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三是铅中毒以及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可能会诱发多动症。研究表明,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也有研究认为多种食物添加剂如食用色素、多种饮料、糖果等可能是导致多动的原因,但这种结论还需进一步证实。其四是神经系统损伤,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患病或分娩过程异常,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其五是不当的教育方法,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儿童压力过大,远远超出其力所能及的程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3、案例1:李×,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为纺织厂工人。李×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太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歹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连看上一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教师反映,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李×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家里买的玩具比一般家庭的儿童多好几倍,而且有不少是高级的电动玩具,但孩子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有时碰到孩子发脾气,新买的玩具拿起来就摔。对此,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岁好在家里生活条件好,所以不在乎买玩具花的那几个钱。

分析:此案例的咨询诊断需十分谨慎。因为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成人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李×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根据以上分析,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案例2:小Z,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性格外向,脾气暴躁。小Z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踢同学的肚子、用绳子甩同学,上课影响同学听讲,下课影响同学活动,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父母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Z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

分析:从以上现象表明,Z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Z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四)小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相对于成人而言,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较为简单和单纯。无论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同伴关系,它们不牵涉直接的利益冲突和人事冲突,因此比较容易处理。但这并不是说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就不重要了,事实上,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常出现下列问题。

1、人际孤独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孤独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只要有自我意识,就会有孤独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能一谈到孤独就以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事实上,对于孤独体验,我们应该首先接受,而不是消除。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学习,那么这就可能有心理障碍了。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小学生患有人际孤独。

1)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环境因素。孤单的环境,独自一人或在人烟稀少的环境,纵使有交往的愿望,也没有交往的对象。如笛福笔下的鲁宾逊,一人在孤岛上独来独往,这时就会受孤独感的侵袭。陌生的环境,有的环境尽管热闹,但对个体而言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要独自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于是就会感到特别孤独。突变的环境,有时由于环境突然变化,会使人一下子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上述三类环境已不多见,然而,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封闭的家庭环境,则是儿童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意识到自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会怎样看我”。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因此,一方面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与他人、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自我评价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个体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这种评价随外界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关注,时刻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这种闭锁心理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因此,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不轻易对别人袒露胸襟,觉得他人随时都在评价自己,容易产生人际孤独。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则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会因缺乏朋友而感到孤独。

情绪、情感障碍。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绪、情感方面的相互影响,强调的是人际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因此,人际交往障碍与情绪、情感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且后者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其中,害羞、恐惧与孤独感相联。害羞是多数人都会体验到的一种情绪,害羞一旦与自卑感联系在一起,就会妨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个体在面对陌生人或一群人时,心理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继而面红耳赤,甚至张口结舌,产生恐惧心理。害羞和恐惧使人产生逃避行为,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是滋生孤独的温床。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惧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患者虽明知这种反应不合理,但是在相同场合仍然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1)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不敢见别人,与人交往时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自我孤立,抑郁消沉。社交恐惧症患者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和言谈过分敏感,生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失态出丑。他们越是害怕,就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失态行为,结果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极不自然;他们越是提醒自己不要脸红,偏偏越脸红得厉害,而不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更加强了紧张意识,因此形成恶性循环。以前交往中的受挫经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他们对交往情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的害怕心理,以至于变得神经质。

2)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早期经历。恐惧症被认为是儿童早期的创伤体验造成的不良后果。患者对某些特定刺激(如与人对视)唤起过深刻、强烈的惊恐情绪反应,继而被抑制下去,以后每当遇到和那些特殊体验有联系的相同刺激或情景,就会因条件反射作用而产生恐惧及回避反应。

2)性格特征。社交恐惧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点,如胆小、孤僻、敏感、退缩、羞怯、依赖性强等。换句话说,这些性格特征对形成社交恐惧症有影响。另外,先天的神经系统活动类型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同样影响着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发展。

3)社会、家庭、文化因素。同样具有早期不良经历,有的人发展成社交恐惧症,而有的人却没有。在我国,社交恐惧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症之一,而在西方这种病则比较少见。这说明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社会、家庭、文化因素相联。除东西方差异外,还有城乡之间的差异,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更易患社交恐惧症。另外,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民族与种族等都会对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产生影响。

 

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不利于自我意识的确立和.个性的发展。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学生心理的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独立自主性发展很快,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和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这个年龄段被称为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主观愿望和成人感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个方面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

 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中学生显得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参加各种活动的需要较为强烈,但他们相应的能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两者互不适应的矛盾如果适度,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否则会出现各种消极后果。例如,有的学生若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导致活动失败,就很轻易产生挫折感,从自信甚至是自负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交往需要很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和理解。但是随着内心世界秘密的增多、自尊心的增强以及个性的明朗化,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心理闭锁性,即不愿将自己的秘密、体验轻易告诉别人,从而构成交往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中学生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通常是寻找朋友或者记日记。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学生大都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常常想像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理想我”。但是中学生的想像中幻想成分居多,他们的“理想我”往往脱离实际。因此,他们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相差悬殊,两者常处于矛盾之中。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教育与引导中学生客观地认识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使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并日趋强烈,而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的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中学生自我意识虽然趋于成熟,但这还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比较成熟,也可能存在明显或不明显的缺陷。归纳起来,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幼稚性

自我意识的幼稚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他的年龄不吻合,似乎还停留在孩童时期。这种幼稚性表现在自我认识上处于模糊、笼统、简单的状况。例如,有的中学生在自我角色认识方面能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教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却不能理解自己与其他亲戚、其他老师的关系,在社会上更不知道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总是出现学生或孩子的角色行为,似乎永远长不大。

 在自我评价方面,有的中学生还只会用教师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也没有将教师或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

 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反映为起伏不定。昨天因为某同学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对自己好,很高兴;今天那位同学又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似乎是为了保护自己,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很生气。

 在自我期待方面有的学生更是一天一变。第一天要当作家,第二天想当演员,第三天又认为当医生很崇高。   

 此外,自我意识的幼稚性在自我控制上还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有的孩子常常是刚捶胸跺脚地下了决心,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他们每天都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有做到的理由。幼稚性的基础是依赖性与缺乏自信。

超限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正迈向成熟,为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作了准备。但是,如果有些特点有了超限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就像真理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一样,过度地关注自己往往给人自我中心、妄自尊大、自私自利等不好的印象。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超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敏感。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发育,体态上的变化,初中生对自己比较敏感。这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过分敏感,对外部刺激就会由于应接不暇而出现焦虑与紧张。自我意识的过度敏感主要是察觉他人对自己态度的敏感,及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敏感。过度敏感的学生会察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微变化。他人一瞥的目光,一皱的眉头,一抿的嘴唇,都会引起他许多联想。例如,有位初二女生,一次在上课时肚子气胀,排了气。在她听到声音,也闻到臭味的同时,觉得周围人都在看她,尤其是有好几位男生。她觉得非常难堪。回家后细想,排气是因为吃了食物,要不排气最好不吃饭。从此,她果真不吃饭,直到被送医院打点滴。后来班主任在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课堂上排气。其他一些情况,如有的学生因为脸上出现了青春痘,老师在课堂上多问了几句,或走近熟悉人群时他人的谈话戛然而止等等,都会敏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的基础是过分的自我关注。如果再加上过多的思虑,就容易形成多疑的个性。

(2)过度独立。独立性的发展本是孩子长大的必然趋势。从小学高年级起,许多学生不喜欢成年人唠叨的嘱咐;也常有将自己的小秘密锁进抽屉里不愿让人知道的;不愿父母打听自己接到的来信或电话;外出活动宁可与同龄人一起,不愿与父母同行。这正像小鸟翅膀长硬了要展翅飞翔一样,是长大了的一种心理需要,这对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十分有益。因为只有在独立活动中才能深刻地获取积极的经验或消极的教训。

然而过度独立就具有消极性甚至危险性,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因为过度独立表现在拒绝成人的任何积极建议,排斥成人的善意劝告,我行我素等行为上。甚至以逆反心理对待成人,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有的中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成为失足少年的。父母提醒他们:不要吸烟、远离毒品、不能进游戏厅……他们却是“你越不让做,我偏要试试"。最终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以至于违法犯罪。

过度独立的基础是过分自信、性格上的执拗及认识上的偏差。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对抗及反社会心理。

 (3)过分自尊。自尊心也称自爱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心使一个人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阿谀奉承,不容别人歧视侮辱。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自强精神相联系,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识好歹、难辨荣辱、毫无羞耻心的人,成为表扬无用、批评无效、难以接受外界教育的人,也就成为无法进步的人。

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很多也是过分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认为他人动作、表情、姿态的细微变化是因自己而出现的,十分警觉,若感到有损于自尊,在情绪上立即有体验,有的在行为上随即作出反应。这类中学生,如果性格是外向的,可能暴跳如雷;如果性格内向,则可能躲在一边偷偷落泪。前者可能做出危害集体、危害他人的行为;后者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过分自尊的中学生里有不少是自卑者,他们用过分自尊来掩盖自卑。由于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在交往中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自尊的基础是过于看重自己的名誉和面子。为了保住一时的面子,取悦他人,可能导致说谎,甚至做出不该做的害人害己的事情。

 (4)过分自责。自责与内疚很相似。但是自责内容的范围比内疚宽泛,对自己的外貌、智力、由于不满意而产生自责。内疚则常由于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念头而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责备。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自己的责备。

正常的自责体验有助于消除缺点,改正错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可贵的品质,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基础。这种自责体验在一个时期中感到痛苦,随着对自己出现问题原因的认识,随着对自己改正错误信心的认定,这种痛苦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回到自尊、自信的状态。

 但是,过分自责却是消极的。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中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长时间地进行自责,因而在心理上长期受着折磨;第二种情况是即使错误缺点很轻,中学生自己却反映强烈,产生严重的自责心理,有的学生由此出现不能自控的自我伤害行为;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中学生对自己偶然的错误缺点夸大为整体的、甚至是品质性的错误、缺点,对自己全盘否定,划入坏人范围,从而出现自我惩罚的行为;第四种情况是有些学生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错误缺点归咎于自己,总认为是自己不好,使自己长时间地陷入自责的痛苦之中,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过分自责的基础是认识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

 (5)过分的自我表现。只要社会上有两个人存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人表现自己。中学生希望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他人面前充分显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与钦佩,树立威信,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这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介绍自我、推销自我时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本身也是自我力量的显示,是自信的反映。

  然而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常常会出现过分自我表现的现象,他们不讲场合、不分时间、不辨对象地出现表现自我的行为,或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某些人或某人在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自我,出现不应该出现的行为。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威信反而成为他人的笑料。如果这个学生又是自责心重的人,在他一旦感到自己行为的失当后,立刻会产生严重的自责体验。过分自我表现的基础是自我中心与渴望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6)过分的自我掩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掩饰自己的弱点、劣势。化妆、美容、挑选适合自己体形的服饰,就是一种自我掩饰。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信,也给他人愉悦的美的感官享受。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表现自我良好的掩饰。例如,看到好朋友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弄坏了,虽然心痛极了,但是,看到他已经很难过,自己可能会说不要紧,它本来就是坏的。用自我掩饰来安慰他。在拥挤的环境中或在激烈的活动中难免磕磕碰碰伤害了自己,即使很疼,知道他人是无意的,会自我掩饰说:没事没事,没关系,不疼。这种自我掩饰表现出对他人的宽容,对他人的理解,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过分的自我掩饰则是出于担心别人窥探自己的内心活动,时时事事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自己实际的行为动机,生怕别人了解自己不愿或尚未暴露的弱点。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加以掩饰。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取悦教师和家长,经常编造谎言,在待人接物时行为上常常畏畏缩缩,心理上则处于经常性的焦虑状态不能自拔。过分自我掩饰的基础是缺乏自信与过分自尊。   

 (7)强烈的无能体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获得的过程。在一种能力获得之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伴随“我不会、我不能”的焦虑。经过学习,自己感到了进步:懂了、会了、能了,心理也就平衡了,焦虑也消除了。在新的任务面前,可能又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焦虑,通过问题的解决,又得到了消除。每个人就是这样获得进步、获得发展的。

具有强烈的无能体验的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严重焦虑,还没有认真学习和认真思考,马上作出结论:我不能。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只要想一想就能回答。但是,有强烈无能感的中学生想都不想就认为自己根本没办法回答。这样的学生在新任务面前总是畏畏缩缩,不敢言语,思维活动也越来越贫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又导致了他更强烈的无能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无能体验的产生不是全面的,而是在某一方面的。强烈无能体验的基础是自卑,是缺乏自信。

 案例1一名姓钱的初一学生前来咨询说,我在班上学习很刻苦,经常拿第一,如果有时当不了第一。就感觉会被别人说而感到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少年对别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如果有人评价不合事实或者不公正就会引起某种愤怒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因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吹毛求疵,为此,要引导学生能合理的评价自我。

二、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表现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目前,中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

1.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2)、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4)、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脑疲劳。

(三)、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将高考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中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案例1:王X,,15,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中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中考。

案例2某男生,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上述二个案例都属于考试焦虑,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三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并伴有不良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主要是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树立自信。一方面应帮助其对自己提出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其意志行为。

三、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焦虑症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焦虑症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各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要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焦虑症。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其身心变化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某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子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而导致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通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挫折心理

    中学生常常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挫折一般是指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中学阶段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①主客观矛盾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是指中学生的自我需求,客观方面则是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主客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中学生物质生活需要与社会、学校、家庭有限物质条件之问的矛盾;学业成功、工作出色的愿望与同学、同事竞争的矛盾;自我表现的需要与机遇不平等的矛盾;独立、自主需要与纪律约束的矛盾;社交需要与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②个性不完善也是中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中学生虽然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但从社会成熟的角度看,他们个性还不够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与好胜心强,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青少年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挫折心理的一张温床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就是“不受教”、“不听话",甚至经常与老师、家长“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每一阶段都可能发生,而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作不信任、不认同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为其喝彩;对思想政治教育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讨厌成人将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任何事物倾向都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觉得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故产生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绪。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的时机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逆反心理尽管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就其后果而言,它会导致中学生出现对人或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异常性格,使其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精神不振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四、中学生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及表现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意志现象比较普遍,意志异常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因意志行为问题而影响交往、学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乏其人。意志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如意志缺乏、意志矛盾、意志薄弱,等等。下面仅就中学生中三种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即过分依赖、倔犟固执、意志薄弱作些探讨。

(一)、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学生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问题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制订计划是干这些事还是干那些事等等,都迟迟不能决定,只能依赖他人做决定。

 本来依赖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而到初中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有强烈地摆脱依赖父母和教师的倾向,甚至出现过分的一味“逆反”和“叛逆”心理。直到高中阶段之后,他们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意见,真正走向自我的独立自主。因此在中学阶段,家长与教师既要帮助孩子由依附向独立自主平稳过渡,又要正确引导他们分析与接受师长们的正确意见。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会使孩子缺乏意志力;而一味地任由他们“自主”,则容易形成刚愎自用、冥顽不化的个性。

 有依赖问题的中学生,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

中学生产生依赖的原因往往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与父母的过多管束有关。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因而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孩子的吃、穿、住、行、乐,到该独立的时候仍然包办代替,惟恐照顾不周,伤害了孩子。他们不停地为孩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孩子站起来,怕他摔着;孩子跑起来,怕他伤着;孩子吃饭时,怕他噎着。总之,孩子日常生活的大小琐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于是孩子习惯于依赖家长。而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管束过严,限制太多,孩子的行动如果超出家长的框框,则被训斥为“不听话”,对其严加体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虽然长大了,但不成熟,不能独立。可以这样说,他生活中没有自我,也不了解外部的世界,遇事懒于思考,不知道还应该有自己的感情和希望,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诺诺,无所创造的平庸之辈,不会是具有现代独立人格的开拓型人才

(二)、中学生的倔犟固执问题

 倔犟固执就是顽固任性、刚愎自用,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中学生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固执了。在中学生中固执常常表现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  意志办事。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种表现很常见。

固执任性、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  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  幼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固执任性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固执己见也有的是思  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固执任性现象在中学生中是常见的。教育者往往会采取两种不恰当的对待方式:一种是“顺着来”,任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或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另一种是“鞭子打”,不问青红皂白,孩子一倔就批评、斥责或打骂。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造成中学生更加“反叛”

(三)、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中学生里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如,在家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三好学生”、“学习榜样",总是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变成自负、高傲的小霸王,“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点点挫折与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中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风历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例如,有的中学生在学期开始时也打算刻苦学习、争取好成绩,也能坚持一两个星期晨读晚练,但很快就气馁了。有的是因为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逐渐失去兴趣;有的是因为短期的投入没有见到预期的成效,或受到挫折,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而放弃努力。这些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例如,有的中学生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就否定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的中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有的中学生则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无心向学,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等等。

三、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及表现

 ()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怖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中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学生一到具体交往或别人主动与自己打交道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为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社交恐怖症往往会发生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将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社交恐怖症伴有强迫性恐怖情绪,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通常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定型,进而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那么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的刺激情境时,便可能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将在特定的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正是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由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一般的做法有:①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注意我一个人的。力求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故应该加强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学和陌生人交往,逐渐去掉羞怯和恐惧感。③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④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怖情绪,最后达到矫正异常行为的目的。例如可以先引导患者与家人接触、一步一步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此外,中学生要克服社交恐怖症,还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1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 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 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 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分析: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孤独心理

 有些中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性格孤僻,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自己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同时把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人际孤独则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               

中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独立意识的增强。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实践范围逐步扩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人竭力寻找与同伴的交往。在交往中,有的中学生因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一些摩擦,因此,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害怕增加不安全感,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其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既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中学生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谨慎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城墙”,封锁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则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中学生生理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中学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

()羞怯心理

在中学生交往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轻松自在,谈吐自  如,应对流畅;有人却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平时想得好好的,一上讲台,语无伦次。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羞怯心理。一般来说,羞怯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必定会有一定的情绪倾向与情感反应。人有七情六  欲,羞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问题是反应的强烈程度不同。一般的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它不仅无损于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一个不懂得羞愧的人,必定是个无责任心的人。但是羞怯心理的反复产生与体验,容易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中学生的交往恐惧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个体内心对他人的优越地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称“红眼病”。它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正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自惭形秽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校和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于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相互交往中显现出来,由此导致的优越感也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嫉妒心理。

一般说来,嫉妒心理的发展有程度不等的几个阶段。最初是程度较浅的嫉妒,它往往深藏于人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一种淡淡的酸涩味。随后是程度较深的嫉妒,它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隐藏,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最后是非常强烈的嫉妒,此时嫉妒者已丧失了理智,向对方作直接正面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这种嫉妒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它是变态心理的一种表现

()猜疑心理

中学生的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他们往往神经过于敏感。例如,当听到有的学生做了好事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们就会在心里嘀咕:“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好表现自己。”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时,他们又会嘀咕:,“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大概有人辅导吧?”当别人对他好时,他又会想:“为什么他对我这么好?有没有别的动机?”当别人批评他某些行为不当时,他又会猜疑:“他大概是与我过不去?”总而言之,他们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有戒备之心。另外,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传播小道消息,造成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

 

四、中学生性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性意识与性行为问题

1、性意识困扰的问题

    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中学生的性意识活动通常表现为被异性吸引、渴望了解性的知识、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

    “常想到性问题",通常是指在遇到有吸引力的异性时,想到对方或与自身的有关性的意念、裸体表象、性感部位及体验到自身的性冲动等;或是在读到与性有关的书刊文章时,产生对异性的臆想、对自身生理性反应的感受、联想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异性等。   

“性幻想”,通常表现为在某特定因素的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异性交往内容有关的联想。性幻想可导致生理上的性兴奋、性器官充血,也可偶尔出现性高潮,因此,性幻想是性冲动的发泄形式之一。

    “性梦",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梦中出现与性内容有关的梦境,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和睡眠中性器官受到内外刺激及潜意识的性本能活动有关。性梦中可以伴有男性遗精、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性兴奋现象。

    人的性意识活动是从性启蒙后开始的,其内容的丰富和活动频度的增加在青年期达到高峰。对这些性意识活动,许多青少年都能够给予恰当的应对,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活动没有构成不良的影响,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青少年因为不能较好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意识活动,而出现性意识困扰。这些性意识困扰会引起他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出现焦虑、烦躁、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怖、自责等不良情绪表现。少部分性意识困扰者,还会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忧郁、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异性)交往等症状,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案例:某高中女生自诉学习没兴趣,不愿意与人交往,心情烦恼而来寻求帮助。通过积极的支持保证和耐心的询问,当事人终于说出其真正来询的原由。原来当事人长期以来被一种她称之为“肛门痴”的毛病所困扰。当事人经常感到有个东西总是在她的肛门处乱钻,使她难以静心学习,也使得她害怕与人交往。为此她非常痛苦。经进一步的询问,我们发现当事人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时期。初二时,当事人所在班里来了一位男实习老师,该老师长得比较英俊,讲课也生动易懂,令当事人很倾慕。慢慢地,当事人开始思恋该老师,不仅上课时目不转盯地注视老师,下课也总想与该老师交谈,甚至睡觉时也在想老师。每当该老师走到她身旁,她就心跳加快,难以平静地学习。同时,对自己这种思恋老师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当事人又感到很自责,认为自己简直思想太坏。于是,当事人努力控制自己,尽量不去注视和想念该老师。然而,越想控制自己,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为此当事人很烦恼,上课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以后,虽然实习老师已离去,但当事人的内心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到高中时,另一件事情加重了当事人的心理冲突。有一次,当事人和一位女同学在球场边看男同学打球,那女同学说她很不喜欢看到男生穿短裤,这时,当事人的眼睛就不自主地望向男生的下身。这举动令当事人很害怕,她觉得自己实在“太坏了",此后,每当看见男生,她就努力不让自己去看对方。然而,越想控制自己,自己的眼睛却好像失控一样,偏要看向男生的下身。当事人非常惊慌,她开始想像自己周围有一堵墙,使自己无法看到男生。慢慢地,当事人又感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试图穿过这堵墙,最后就发展为所谓的“肛门痴”这种“毛病”而无法自拔。

    从这个案例可见,导致青少年性意识困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性心理及性意识活动的错误认识。常见的有下列几个方面:

    1)、性无知。指对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在性发育基本成熟后,,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和性生理的巨大变化,必然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反应,如出现性梦、性幻想、关注异性,或者产生接触异性的念头。若将这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视为异常,自然会心情焦躁、丧失自信、产生自我否定的评价。

    2)、性罪恶、性淫秽观念。这个观念与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保守观念相联系。多数青少年自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都未受到系统的性科学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未给他们消除陈旧观念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所以,有些青少年对出现性的想法,就认为是“下流的",这就不足为奇了。

3)、性压抑的结果。男女生之间本应通过适当的交往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但产生性意识困扰的青少年大多都是人为地压抑了自己合理的需求。出于内心的自责、恐惧、不安,而主动回避异性,更加重了焦虑、紧张、困惑和压抑。这种性压抑往往导致产生强迫性观念和神经衰弱,越想让自己不去想与“性”有关的内容,结果适得其反,以致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

2、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问题

    性意识的出现,必然会在行为方面反映出来。事实上,许多个体在童年、甚至幼年就已经出现了性行为,只是当时的性行为尚带有简单模仿和好奇的性质而已。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不断成熟,发生性行为的人数和性行为活动的频度也随之增加。这些性行为包括手淫、抚弄性器官、游戏性性交等,其中以手淫的发生率最高。   

    手淫,又称自慰行为,是指用手或辅助工具刺激性器官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一般来说,发生手淫的高峰年龄段男生为1315岁,女生为1314岁,正值男女青春期。有资料显示,男青少年中有70%~90%的人曾有过手淫,女青少年中30%~60%有过手淫。可见,就统计学角度来看,手淫是个体性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能视之为异常行为。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淫过度,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则应给予关注。   

一般来说,过度手淫的原因主要与性生理失调、遭受心理的压力和挫折、性知识缺乏和外界性刺激的诱惑等因素有关。过度手淫的危害性在于它会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状况,尤其是令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道德谴责”感,使其自卑,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人际交往,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症。这是因为在一些不正确观念的影响下,仍有不少青少年认为手淫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很坏的”行为。即使有的人在理论上也知道手淫是一种自慰行为,适度手淫并无害处,但在潜意识里仍认为它是有害的。其实,手淫是性成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限性性行为,它不仅没有那么多可怕的恶果,而且还存在一种自然的、生理的调节作用。

例如:某男生因害怕见人而来咨询。当事人走进咨询室时带着一副墨镜,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都不敢将眼镜取下。原来当事人害怕别人见到他的眼睛,他认为他的眼睛“很邪恶”,有一道可怕的光,会令看见他眼睛的人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因此,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时间,甚至是睡眠时他都带着墨镜。通过耐心的询问,老师了解到该学生的问题与其过度手淫有关。当事人受一位邻居的唆使,看了一本黄色小说。当时他感到很刺激,很兴奋,并伴有强烈的性幻想和自慰行为。而后者的快感又强化了他对黄色书籍的渴望,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使自己陷入过度手淫中不能自拔。同时,当事人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又感到自责自罪,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令他痛苦不已。到了高中后,当事人的内心冲突更加突出:越和女生接触交往,其性欲望和性冲动越强烈,手淫行为也越频繁,同时自我谴责也越强烈。慢慢地,当事人觉得自己太坏,而且感到别人能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的内心深处。于是,不敢见人、对人恐惧的症状开始出现并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必须戴上墨镜才感到安心一点。

这个个案属于社交恐惧症,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手淫欲望与自责自罪的极端矛盾冲突所致。

3、其他性行为困扰问题

青少年的性行为还包括边缘性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边缘性性行为,是指童年或少年期的游戏性性交、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接吻、拥抱、抚弄性器官等。这些性行为,如果青少年不能给予较好的控制和应对,也会导致心理的困扰和心灵的伤害。一些资料显示,有边缘性性行为的学生中,约14的男生和12的女生在事发当时就对其心理构成了严重困扰,如心理上不安、烦恼、自卑、自责、恐惧等;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婚前性行为,更是令青少年在心理上出现严重不安、自我否定和恐惧焦虑,这种比例在男女学生中可达822%。这是因为婚前性行为是社会文明和校规校纪所不容许的,也会受到社会、家庭的指责。而且,一旦发生性行为,当事双方都会因此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造成当时的心身痛苦(尤其是对女方),还会影响到以后的恋爱或婚姻

(二)、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

渴望与异性同学或朋友交往这是人类性心理发展的必然,它对于个体从儿童时期过渡到成人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总是持过度敏感或反对的态度,这使得一些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难以自如应对,他们或是感到有压力,不敢与异性交往,导致异性交往经验的缺乏,甚至导致异性交往的害怕或恐惧;有的则因为缺乏异性交往的正确指导,不能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而陷入各种异性交往的困扰当中,比如被异性误会、过早谈恋爱、出现性行为等。这些情况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导致苦恼与痛苦。

案例1:曾有一位高二女生到咨询室咨询,她待人热情大方,个性开朗活泼,喜欢与他人交往,尤其在异性面前显得格外活跃。这令她有许多朋友,但也常因为异性的误解而烦恼。她在咨询中谈到,现在又有一个和她关系要好的男同学写信来追求她,可她对对方并无爱意,但又不想伤对方的心,因此感到很苦恼,不知如何才好。

案例2:小A,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喜欢上了班上一位男生,坚持每天给他打电话,否则就会像掉了魂一样,对方一直处于不咸不淡的状态。于是她就告诉好朋友,不料却被当作笑话在全班传开了,尴尬的她趁机问那个男生有何看法,哪知他却只是淡淡一笑说,随他们说去吧。这让她摸不着头脑,愁思良久,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最近的一次大考就考得很差。

尤其是有部分中学生遇到了“早到的爱”的困扰。所谓“早到的爱”主要是指学生(高初中生),在没有任何心理与思想准备和接受爱的能力的情况下,便接到来自异性的爱的信息。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掌握知识的最关键的时期,又加上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发展不同步,所带来的异性交往及恋爱时所带来的各种困惑,使他们感到,无事所从,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空间,没有物质基础,没有未来的发展保证等等,所以中学生没有接受和拒绝爱的能力。

案例1:一次偶然的机会,小C认识了一班的男同学小D,真是投缘,他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小C见不着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一个假期,我像丢了魂似的。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他们又见面了,很快就恋上了,小C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小C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高考落榜了,小C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说自己是一个坏女孩,是自己害了他,真不该。小C说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她一辈子……

案例2x,男,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 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X问:我和她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如今中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普遍现象。首先,青春期身体一系列变化,心理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加上流行文化,因趁机充斥了思维想象空间,对许多学生的影响很大。其次,青春期,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又加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的束缚,很难找到自身价值,对家庭、学校失望、失落感增强,进取心下降,加大对异性的目光投入。另外,攀比与虚荣心也是造成早恋的因素。再次,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经调查怀疑,以单纯的,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追求异性同学的速度。最后,青少年升学压力过大,思想空虚,不知所措,同学间的相互慰藉,产生同感,认为“世界上只有你能理解我”,而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三)、中学生性心理障碍问题

1、异性恐惧症

异性恐惧症在中学生中是比较多见的。异性恐惧症属于恐怖性神经症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异性恐惧症患者一方面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的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有的是鲜明地存在于意识之中,有的是以内驱形式埋藏于潜意识之中,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

具体来说,异性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有:在异性面前表现为赤面恐怖(面红耳赤)、视线恐怖(目光紧张、竭力回避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恐怖(面部肌肉紧张、表情不自然)。患者在异性面前总是神情紧张、心跳过速、目光呆滞,、面颊发烧、口干舌燥、额头手心冒汗、语无伦次等。他们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害怕与异性目光接触,只要目光一接触就会出现其他各种伴随症状,内心感到紧张和恐惧,而且断定对方看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自身存在的“毛病”,于是焦虑情绪更加严重,恐惧心理愈加强烈。有时,对方的表情也会影响患者的感知、判断和情绪。例如,别人低头或走开时,患者会认为对方讨厌他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从而形成过敏性关系妄想。

 异性恐惧症的形成是社会心理因素与个人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异性恐惧症大多初发于青春期,这段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但是,社会文化中的某些传统观念为这些自然愿望的实现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学校很少引导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学生异性的接触往往持排斥或压制的态度;家长在对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更是闪烁其辞,躲躲闪闪,甚至闭口不谈,百般回避。这些教育方式使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形成对异性的恐惧心理。

 在个人因素方面,异性恐惧症患者往往性格内向、腼腆、孤僻、行为正派、规范,甚至有些刻板。许多患者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经历,如在幼年时期偶然目睹父母的性生活,偶然看见过异性的生殖器;有的曾对某位异性产生向往和好感,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和非议等。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的异性恐惧症。这种心理的异常有的从中学持续到大学乃至参加工作,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通常需要心理学专家的咨询辅导才能减轻和消除。

2、性变态 

 性变态包括性心理方面的变态和性行为方面的异常。凡不采取一般常人与异性接近或交媾方式,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都称为性变态。性变态是与变态人格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心理障碍。具有性变态的人往往身心素质发生改变,它们寻求性的对象和满足性的方法与正常人不同,这是他们人格有缺陷的一面,但他们不一定具有变态人格的一般特征。青少年中常见的性变态有异装癖、同性恋、恋物癖等。

 (1)异装癖。异装癖是以穿着异性的衣服而得到性的满足的心理变态,男性居多。他们通常喜欢把自己从头到脚都打扮得像女性一样,包括内衣、长统丝袜、装饰品、化妆品等,然后对着镜子自我欣赏,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穿着异性服装的同时,他们往往会出现性的兴奋,产生阴茎勃起并手淫。

研究者发现,异装癖者的性染色体和性激素分泌并无异常,之所以形成异装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心理因素。对正常的性生活感到惧怕、忧虑,有罪恶感,着异性服装能解除其潜意识的这些忧虑和惧怕。②家庭环境的影响。患者在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陷,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③教育引导不当。有些父母总是认为女孩子温顺听话,讲卫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总爱把男孩当女孩来对待,还常拿邻居家的女孩作榜样进行教育,这样使孩子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养成异性化的气质。④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爷爷奶奶一辈,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为求孩子平安成长,便将孩子打扮成异性形象,取异性名字。异装癖患者一般在514岁之间开始萌发异装兴趣,到了青春期就产生与异性装束有关的色情幻想。开始时一般在自己房间中穿异装,通过镜子自我欣赏。以后逐渐频繁起来,甚至穿异性装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们穿着异性服装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如果不穿或被阻止,则会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情绪。

2)、恋物癖。恋物癖是通过与异性穿戴或者佩戴过的物品的接触而引起性兴奋和满足的性心理变态。能够引起恋物癖患者性兴奋的物品有很多,例如有的患者所选择的物品多是直接接触异性体表的、具有特殊气味和摸起来能给予特殊感觉的,如女性的内衣裤、头巾、丝袜等;有的患者则直接对异性身体的某一部位特别感兴趣,如头发、阴毛、手、脚或者耳朵等。但就每一个具体的患者而言,能够引起性兴奋的物品仅限几种。他们往往会花许多时问去收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有时甚至不惜用非法的手段(如偷窃等)去获得,并对获得的物品十分珍惜,会仔细珍藏并时常把玩。

 恋物癖一般起自青少年时期,几乎全是男性,而且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不过,他们常对性生活胆怯或者性功能低下,并且很少有攻击性行为。恋物癖者常因其变态行为而给自己造成许多麻烦与不幸,但却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常会感到极大的痛苦。关于恋物癖形成原因的理论很多,但均未得到证实,一半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是一种习得的结果。大部分患者都与环境影响和性经历有关,最初性兴奋出现时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后经过几次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对某种物品遂产生迷恋。②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中学阶段,男女划分“界限",使得心理素质差者视异性的某物品为异性象征物,将性冲动向它发泄。③由性心理发育异常所引起。患者一般都有性心理异常的特点,他们在潜意识中多有对自己生殖器的忧虑,害怕被阉割。从而促使某些人去寻求较安全、较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或产生把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及饰物当作性器官的潜意识,以缓解内心的不安。④无知与好奇。性知识缺乏、好奇和意识方面的某些问题也是形成恋物癖的原因。

 

思考与讨论

1、简述情绪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举例说明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拓展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4、如何对中学生性意识困扰进行心理辅导。

5、怎样培养与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

6、如何判别中学生的意志行为问题?试举例说明在中学生中存在哪些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

7、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有哪些?各有何原因?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情绪体验。

 

 

参考书目:

1、李维主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魏庆安主编.学校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林崇德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

6、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郑雪主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8、郑雪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9、姚本先.儿童心理辅导,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0、陶敕恒主编.小学生心理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第三讲   学校心理辅导常.. [下一篇]第一讲 学校心理辅导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