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信息 学校通知 特色创建 德育园地 课程教学 校本研修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仰高春秋 学习园地
党建工作 - 学校简介 - 教师招聘 - 学籍管理 - 便民问答 - 校长信箱 - 学校地图 - 内容搜索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校园新闻 - 每周安排 - 校务公开 - 时事热点 - 计划总结 - 党总支工作 - 管理制度 党总支 - 校长室 - 工 会 - 校务办 - 研究室 - 课程处 - 德育室 - 团 委 1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 2学校精神引领文化生活丰富 - 3党的建设加强核心作用强化 - 4体制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 5平安健康达标校园环境优化 - 6社会责任担当学校形象良好 - 特色指标 两纲教育 - 主题教育 - 实践活动 - 德育课程 - 经验分享 - 国旗下讲话 - 社团活动 - 团员活动 - 心晴天空 - 志愿者活动 - 家校互动 教学案例 - 课程建设 - 语言文字 - 教学管理 - 课改动态 教育理论 - 教学展示 - 现代教育技术 - 心理辅导 - 研修信息 - 教学设计 - 读书心得 - 师德修养 教育论语 - 实验项目 - 研究动态 - 研究文献 - 教师论文 - 德育探索 - 管理纵横 - 案例研究 师德建设 - 法规文件 - 帮困互助 - 教工活动 - 班组建设 - 计划总结 - 其他事务 - 退管工作 - 巾帼风采 - 教代会 校庆专题 - 百年校史 - 我思古人 - 金榜题名 - 三林缘 - 学校荣誉 I 思想道德建设 - II 深化党的建设 - III 学校内涵发展 - IV 校园文化建设 - V 优化校园环境 - VI 社会责任担当 - 特色指标 - 学习园地
>首页 -> 仰高春秋 -> 百年校史

TOP

三林文昌阁创学史考
[ 录入者:adm_dhz | 时间:2011-05-11 16:27:24 | 作者:叶为群 | 来源: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册 | 浏览:13880次 ]

三林文昌阁创学史考


——谨献母校百年诞辰

叶为群


文昌阁,乃吾三林中学之发祥地。百年前,秦、汤、周三公草创三林书院于此,其丰功伟业,业成口碑,昭然若日月,然以民国元年8月古阁遭焚,校址北移,其确切遣址终成哑谜,兼以其后校史资料屡遭劫难,文昌阁开创史部分唯存几条纲略而已。文昌古阁今何在?先贤们又是怎样来开创这基业的呢?近月来,有幸接触到一些珍贵的史料,经过几番查考,终顿开茅塞,澄清了部分关键史实。现将所得撰文如下,与广大同仁、校友及诸学子分享其乐。

一、文昌古阁何处寻

三林镇古称三林庄,又由于有东西两条筠溪(均为三林江支流)的缘故,别名筠溪。相传宋代有个隐士唤作林乐耕的,携着家室自福建来到这里,与当地百姓一起艰苦创业,构筑成了一条六里多的长街,后三个儿子分居于东、西、中三庄,三林庄就这样叫开了。

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90年),有位法号叫文逸的和尚云游于此,见如今我校园天池以南的地段风水灵异,便募建了一座寺院,取名“西林忏院”(注:古西林的范围比现在宽泛得多,甚至孙家桥稍东区域也含在内),忏院坐南,呈长方形,东西宽近

文昌阁因内供君神像而名。君,俗称“文曲星”或“文星”,也有唤为“梓潼神”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掌握“文运”的神,旧时多为读书人所祟祀。文昌阁造型别致,玲珑精巧,四围皆窗。每逢雪后初晴,近乡文人雅士便纷纷前来登临环顾:红妆素裹,煞是壮观!是为“文阁晴雪”,“西林八景”之—。三林清末诗翁王孟洮曾登临斯阁,吟咏下了“万顷白玉田,琉璃见人世”的瑰丽诗句。我书院之主要创始人秦公温毅亦时留连于此,以文会友,提携后学,酣谈兴学经邦之宏论。由此看来,文昌阁乃当时近乡文化教育之中心,在这样一个文人荟萃之地创设三林书院,断非历史之偶然。

西林忏院,左端毗邻“东城隍庙”。该庙当推是时镇上最为热闹之所在。与忏院大体并列而面积稍大,因向南北各延突,共四进。第三进名为“和衷堂”,与慈悲阁平行,是停放棺木之处。后进为“寝宫”,即目前老大楼东首一间余教室,因建职业部校舍于三十年拆除。堂前大殿,是供奉本府城隍神的,据说这里的香火过去一直很盛。殿南有一座高高的戏台,结构非凡,俗称“螺丝结顶”,赫赫有名。大殿至戏台两旁,各有一长列厢楼,是作看戏用的,每逢祭赛这里常有好戏演出,热闹异常。戏台南沿接连前殿,再南近街处便是庙宇之出入口石牌楼了。据说,隔江临岸曾有一方麒麟照壁,相当雄伟,堪与松扛方塔公园现存的那一方相媲美,可惜早已不复存在了。

文昌阁遭焚后,在其废墟上筑起了一座院落,名“同善堂”,曾先后作为区公所、区政府、卫生院、派出所等。现为居民公房,住着几户人家。

二、三林书院与文昌阁

清光绪二十二年,陈行贡生秦公温毅以县训导之名义会同三林巨商汤公蕴斋、杨思武举周公景溪,集资创设三林书院于文昌阁,为三乡近代教育史揭开了光辉一页。

就有关的史料看,当时的三林书院显然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科举教育的束缚,其性质依然属于培育秀才和举人的场所,但由于秦公等创始人的积极进取,大胆开拓,于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方面确有不少创新之处。

书院不收住宿生,只于会课期间,借文昌阁小聚。何为“会课”?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未曾中举的秀才(亦称生员),须经常受当地教育官员的督查。为此,须按时复习、比较、评议,事由书院院长主持。为了扩增会课生的名额,越明年,即于文昌阁西北处建造了十间校舍。据查考,该年的招生名额为:生员22名,其中超等者12名,特等者10名;童生(未考中秀才的读书人)18名,其中上等者10名,中等者8名。由秦公兼任院长,课程的设置也由他拟定,有经学、史论、算学、地理、时事、掌故诸门,体现了“切实致用”的兴学原则。秦公博学多才,尤精通史乘,兼任了经学、史论、算学、掌故、时事多门重要课程。

兴学需耗费巨款,秦、汤、周三公除以身作则,慨然捐献田款外,还四处奔走呼吁。凭其德高望重,一时应者云集。同时,他们还奏请县、府道:拨出专款用以资助和鼓励学生笃学。当时学生能得到两笔补贴:一是“膏火”费,即为求学之津贴;二是“花红”,即相当于现在的奖学金。另外,他们又苦心集虑,利用积存下的捐款逐年去赎回被盗抵盗卖的上海城隍庙、“小世界”等处公产改建为市房,楼屋共十数幢以充当校产,出租充实办学经费。三公办学之用心,可谓良苦!当时东渡赴日留学之风日盛,而公费名额极少,书院从为家乡多育栋梁之才之长计考虑,慨然资助旅费。清末三乡留日学生较多,不可不谓乃三公之功。据统计,截至1901年底,即书院改学堂之时,六年内共耗费银币8300余圆,赤字3600圆。其赤字部分,由校董会负责借垫。呜呼!先人创院之艰辛,怎不令人感叹!

三、三林学堂与文昌阁

戊戌变法后,清廷下谕废科举,兴学堂。三公既深慨科举之无用,又常念农家子弟缺学少识之痛苦,便急起响应,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书院为“学堂’。仓促间,他们一方面又带头捐募田款,一方面运筹擘划,为改造和扩建校舍倾尽心力。

当时的校舍分布为:以文昌阁为中心,向北利用慈悲阁,将左右两楹改造成楼房,上作教室,下作膳房等;向东利用城隍庙的部分庙屋,把西厢楼由东向改西向作学生宿舍,并将和衷堂棺木清出作雨操场(雨天在里面上体育课),连堂后的寝宫也运用了;向西利用张氏宗祠(今尚在,为粮管所小仓库。当时属清初书法家张照的族人所有),曾先后作过客厅、膳房;同时,又向前扩充,于文昌阁前添造一排楼房使与城隍庙牌楼接通,作事务办公室、储藏室和宿舍用。校舍一度仍不敷使用,乃租借了张氏宗祠西南的一套民房作卧室。慈悲阁后又增辟了操场,约三十亩。这样,一所新生的学堂便在这“鬼神世界”中诞生了!

为了学取管理学堂的经验,三公曾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宏文书院师范科学习取经。首先委派的是孔子怡(祥伯)和朱敏候(绳武)。朱因妻亡故折返,又派孔子馨(祥里)等东渡。两孔为同胞兄弟,先后学成回国,当初一切规制,可说均出自他俩,尤其是孔子怡之手。

三林学堂是在该年正月二十日正式开学的。学额原议40名,因报名者甚多而酌增至60名(最多一年达90名)。分大、中、小三级编班授课。堂中设总理—人,由秦公亲任,主持要务。又设监堂一人,聘三林镇人赵履福公担任,主持日常教务(注:相当于今教务兼总务主任)。当时收费标准为:走读生年交32元。而对一些成绩优异经济拮据的学生作破格培植。所收银钱出入由三公作主,派司年经管。起初,清廷学堂章程尚未颁布,于是由秦公负责暂拟学科:中文为经学、史学、地理、历史四科,外文为英文和法文两科。至第三年,学务大臣奏定高等小学章程,始增改学科,添置仪器,教授物理、化学,且增辟了操场,设体育部,练习兵操等。当时学堂的体操称誉沪上,最前几届毕业生大多被上海或各地学堂请去任体操教师,甚至有尚未毕业已被邀往或预约的。

当时,各处学堂还未发达,而三林学堂开办较早,规模较大,所以南汇、奉贤、青浦、华亭等县都有学生就读,更有从海门、祟明、扬州、宝山、嘉定等处远道而来的。三乡外的客籍生,约占三分之一。学生的年龄较大,大多在二十岁以上,甚至有近三十的,偶或还有应过科举小试,录取过秀才的呢。

当时学生完全自己管理,设有“自治会”,老师(当时称“教习”)只管教书。每学期初,通过全体学生大会选举自治会人员,内设“执法”(领袖)、“风纪”、“整洁”、“给养”、“书记”、“司时”各一人,负责管理学生各方面的生活。其管理方式纯乎是军营式的,效果奇佳。学堂的伙食相当的好,早餐每桌四碟小菜,午晚两餐是以荤为主的四菜一汤。教师用餐原为单独,后与学生合餐。

学生课余生活颇为丰富,有放风筝、踩高跷、游泳、打猎、远足等。每年春秋都召开运动会,规模盛大,吸引着四周二三十里内的人们前来观摩。如此规模宏大体育盛会,当初即便在市内也实属罕见。

改学堂后,停发膏火费,只发奖学金。寒暑假前各发一次:暑假前由县府有关官员考校给奖,寒假前特请道府有关官员亲临考校给奖。学生多得者十余元,少得者为几角;均张榜公布,以示鼓励。对少数品学兼优且有志于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学堂仍沿袭书院之惯例予以资遣游学,如光绪三十—年秋即遣送了赵承慤、秦之望二人去日本。

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秦公温毅不幸病故。是年9月,聘其长子秦锡田为总教习(相当于后来之校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学堂遵循学务部章程改为“三林高等小学校’,总教习秦锡田遂改称校长。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周公景溪积劳而卒。

民国元年(1912年)8月,时值暑假,学校失慎起火,文昌阁及城隍庙西庙楼化为灰烬。时开学迫近,权且借用城隍庙余屋修理粉刷为教室、宿舍,继续上课。9月,校长秦锡田与赵履福苦心擘划,反复测量圆天池以北桑园之田亩建筑新校舍,为楼房11幢,平屋11间,耗银4500两。至此,校址徙北,我校结束了文昌阁时代。

三公中最后谢世的乃汤公蕴斋,于民国18年(1929年)10月病逝故里,而这时学校业已步入一个百废俱兴、生机盎然的新时代厂。这真是:

三公尽随古阁去,文昌遗风垂千秋。

 

 


[上一篇] [下一篇]三林中学校训养性歌